生物农药进田间:农户产量翻几番!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2-2014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达到了31.1万吨,比2009 -2011年增长9.2%。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15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而用生物农药去替代原来的化学农药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生物农药呢,就是指利用生物活体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它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那么生物农药眼下在市场上究竟卖的怎么样呢?
又到年末,这也是杨大兵最忙的时候。作为武大绿洲生物农药厂家的湖北省销售经理,他得为明年的销售开始跑市场铺货了。 今年的生物农药销售量比起去年几乎没什么增长。这样的业绩着实让他压力山大。 农药销售商杜文龙的这家农药店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农资一条街上。整条街上有五六家销售农药的门面,但只有他一家店销售生物农药。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区销售经理杨大兵:你去年卖生物农药销售额有多少大概? 农药经销商杜文龙:不到两万元钱。整体的占了(农药销售的)百分之二三十。 这是杜文龙销售生物农药的第三个年头。因为销量一直没什么起色,他明年也不打算增加进货量。 杜文龙:化学农药一般当时打下去的话,死虫的速度比较快,农户看到死虫就觉得有效果。像生物农药的话,你如果当时打了不见得当时就死虫了。 他还委婉地提醒杨大兵,同样是销售农药,化学农药不仅销路好,而且还有丰厚的年终返利。 杜文龙:淡季的时候,都会请我们去旅游。看你的销量,你如果销的好就出国游,销的差一点的话,基本就是省内,就是几日游。 杜文龙的直言不讳让杨大兵多少有些尴尬。这个从农校毕业后就开始做生物农药销售工作的年轻人不是不知道,打开市场一方面自己要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司大力投入,但是现在公司根本没有推广费,他连请客户吃饭都得自掏腰包,更别说旅游这么大手笔的返利了。 杨大兵:目前经营还是比较困难,比如说同一个湖北省,我们公司就只有两个人来负责做推广工作。 杨大兵说,生物农药使用要求高,推销时时虽然花的时间更多,而销量却很难上去,这自然会影响到他个人收入。其实这两年也有其它化学农药公司来找过他,他只是觉得生物农药很有发展,所以选择了坚守。但是眼下,市场的开拓确实是举步维艰。 杨大兵:你这个化学药剂打一个星期以后又有虫了,但我们这个最小最小都能管15到20天以上。基本上你连续使用三次,你这个田里面,不可能有害虫的大爆发。 农药经销商:价格稍微高了,高了一点,农产品价格又高不起来。 杨大兵苦口婆心的推销并没有说服这位经销商。虽然长期使用生物农药有利于改善土地条件和整体环境,最终降低农业投入,但是生物农药的售价往往都比化学农药高,比如,同样是用于杀菌,生物农药就比化学农药贵10%左右,这对习惯精打细算的农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生物农药市场的开拓举步维艰,杨大兵苦口婆心的推销并没有说服经销商。 这几年跑下来,杨大兵觉得生物农药要想打开市场,得从改变农户的观念开始做起。 杨大兵觉得生物农药要想打开市场,得从改变农户的观念开始做起。 杨大兵:来看一下有哪几种是生物的,哪几种是化学的。 这里是武汉市近郊的一个蔬菜基地。据菜农们说,这家蔬菜大棚里用的都是生物农药。为了测试一下菜农们对于生物农药的了解程度,杨大兵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 为了测试一下菜农们对于生物农药的了解程度,杨大兵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 面对桌上的十几种农药,两位经验丰富的菜农经过一番辨认,认为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生物农药。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但最终结果是,这十多种农药里只有三种是生物农药,占总数不到三分之一。那么这些一直以为自己使用的是生物农药的菜农们究竟是如何选择农药的呢? 菜农辨认的这十多种农药里只有三种是生物农药,占总数不到三分之一。 菜农:我分辨不出来,刚才说了,他们配药的情况下,我们经销商只要说是什么病,什么情况跟他说清楚以后,他给我们配好,配好以后我们拿回来使用。 记者:那选农药的标准是什么呢? 菜农:农药的标准就是看它治病的标准。 记者:要求快吗? 菜农:那肯定要求快。 这个试验的结果其实是在杨大兵的意料之中。要让菜农们更多地选用生物农药,经销商的推荐是个关键因素。那么农药店销售商们对生物农药的认识又怎么样呢? 农药经销商:就是慢,它不能立竿见影,经济作物的话马上变钱,没有化学药剂来得直接,来得有效益。 记者:有生物农药吗? 农药经销商:有,一般就卖的生物农药的,不能卖那个有机磷的,有机磷有毒的。 记者:您能给我们看一样两样吗? 这家店主拿出了两种自认为是生物农药的瓶子,可是记者发现,其中一瓶苯甲嘧菌酯其实是低毒的化学农药。 店主拿出了两种自认为是生物农药的瓶子,可记者发现,其中一瓶苯甲嘧菌酯其实是低毒的化学农药。 记者:您确定这个是生物农药吗? 农药经销商:这是生物农药,治病的,什么叫确定,我卖东西我不知道,我怎么进货呢?化学农药不能卖的,现在农户都是种的大棚,化学农药不能卖。 而像这位经销商一样,混淆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概念的并不是个例。在另外一家销售化学农药的店里,店主也坚持说自己销售的就是生物农药。 农药经销商:我们这儿没有(化学农药),都是蔬菜(用药),非常安全的东西,要对老百姓负责。 记者:首先我们觉得化学农药,低毒的也是安全的,但是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它是两个概念,所以我就是在跟您确认一下,您这块都是生物农药还是化学农药? 农药经销商:生物农药。 在湖北省浠水县董河村,上千亩的茶园依山而上,这里是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综合示范园建设单位。眼下正值冬季防虫的时节,已近花甲之年的尹宜农正忙着指导茶农如何打药。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宜农:从下面打上来,你这个方法就对了,必须要打到。 尹宜农是武汉大学生物学院的教授。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为了推广生物农药,他不仅要为农户科学配药,还要指导他们正确用药。 使用生物农药后,茶园的产量从以前的几千斤增长到一万斤。现在,扩大后的茶园产值超过700万元。品相最好的茶一斤一千元还供不应求。 茶农:反而这个金字塔尖的茶好卖,人家说你这是放心茶,我们自2012年起,一直到现在,检测没有农残,没有检出。 尽管生物农药给茶园和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效益,但是尹宜农告诉我们,企业成立十六年以来,一直在苦苦挣扎,实际上这一千亩的茶园,他们一直是亏着本在做。 尽管生物农药给茶园和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效益,但尹宜农说这一千亩的茶园一直都在亏本经营。 尹宜农:一千亩地一年,原来用化学农药一亩地大概就是七十块、八十块。现在用我们生物农药也就是五六十块钱、四十多块钱,那么它这2000亩地,包括周围辐射2000亩地,一年就用10万块钱。那么10万块钱,你说我要派车来,我要派人来,我还要派人送来,还要搞技术指导,你说我哪来的利润?没有利润。所以做这样的技术示范、推广示范,我们就是为了扩大面积。
|